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当诸朝开始围观我的语文课[历史直播] 第85节  (第4/8页)
林》只出现过名字,苏轼这赋是独一份的。    司马相如突然也生出了一丝不平衡的感觉:苏轼的赋能写得有多好?    不独是他们,汉廷的其他大臣也或多或少地打起了精神抬眼往水镜上望。    先前楚棠说,一代又一代之文学,赋正是汉代文学的代表,还说只有大一统的王朝才能孕育出那样深广宏富的作品,这些话他们可都还记得!现在水镜要放出后代的赋了,他们当然得好好瞧瞧,这赋比起司马长卿的到底如何。    一时之间,未央宫的君臣格外团结。    【赤壁风流犹未尽,一首小词如何能说尽胸中言语呢?更何况赤壁给苏轼的慰藉不止于此。让我们把目光回到那年“壬戌之秋,七月既望”之时。】    伴随着轻灵的讲述,水镜的画面倏然一转”    第76章念奴娇13    还是那片茫茫夜色,苍苍山峦间,一江静水沉沉深流,空灵的乐声也便如水一样流淌,众人不自觉便沉浸在这美妙的乐曲声中。    山川行止,一叶扁舟缓缓驶入江心,有人白衣高帽,负手立于舟上。一轮圆月升在高天,画面再转过去,白衣人已然落座,举杯饮酒,他的对面,是一人持箫,吹着悠扬的曲。    洞箫幽幽,紧接着,画面上一列列的词句便交替出现:    “壬戌之秋,七月既望……”    “清风徐来,水波不兴。”    “少焉,月出于东山之上,徘徊于斗牛之间。”  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